您好,欢迎访问亳州市科丰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官网!

成活率高

种子、种苗质量优

服务好

真诚沟通、互帮互助

价格优

中药材原产地价格优势

全国咨询热线

18109676888

产品中心
产品分类
联系我们
咨询热线:

18109676888

联系:

邮箱:

网址:bzkf888.com

地址: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养生大道科技创新园一楼A3室

白芍

来源:  发布时间:2019/6/22 9:00:13




白芍种植栽培技术


一、概述
   别名芍药、杭芍、亳芍、川芍等。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以根入药。有养血、敛阴、柔肝、止痛功能。主治血虚肝旺引起的头痛、头晕、胸肋痛、月经不调,崩漏、自汗、盗汗及冠心病等症。

   主产山东、安徽、浙江、四川、贵州等省。此外,江苏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湖南、东北也有栽培。

 株高30-80厘米。花期5-6月,果期6-8月。


二、生长特性

   芍药喜温暖湿润气候,喜阳光充足,耐寒性强,抗干旱、怕积水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适应性强,常野生于山坡、山谷、灌林丛中。怕连作,种过芍药的地,需间隔2-3年方可再种芍药。前茬作物以玉米、小麦、豆类、甘薯等作物较好。可与林地、果树地、房前屋后及河坡地套种栽培。


三、栽培方法
   主要以芽头繁殖、移栽为主。
   芍药收货时,先将芍跟我从芍头着生出全部割下,加工成药材。所留下的芍头,选其形状粗大、芽头饱满,无病虫害的,按芍头大小,芽的多少,顺其生长用刀切成2-4块,每块有芽孢2-3个,供种苗用。可随切随栽或暂时砂藏、窖藏后再栽。

   芍药于9-11月种植,按行株距60厘米*40厘米穴栽,穴深10厘米,每穴放一块,芽头向上,切面向下。覆土5厘米盖实,浇透水,渗后培土过冬。芍药种植的前三年可套种其他作物。


四、田间管理

1、中耕除草;2、追肥;3、摘蕾 摘蕾有利于养分集中,促进植株与根的生长。4、排灌水 芍药性喜干燥,但严重干旱时应浇水。怕积水,雨季应及时排除积水,预防烂根。


五、病虫害防治
1、锈病 为害叶片。发病初期喷97%敌诱钠400倍液,7-10天一次,连续数次。
2、灰霉病 又名花腐病,为害颈、叶、花各部。发病初期喷1:1:120波尔多液,7-10天一次,连续数次。

3、叶斑病 为害叶片。发病初期喷1:1:120波尔多液或代森锌800-1000倍液,7-10天一次,连续数次。


六、采收与加工
   芍药在栽种后3-4年,9月份收获。过迟发新根,养分转化,影响产量、质量。收货时选晴天,割去茎叶,把根挖起,将粗根从芍头处切下。
   芍药加工分擦白、煮芍、干燥三个步骤。擦白即去皮(可机械去皮机),煮芍,将芍药放入80-90摄氏度的水中,按芍药大小分别煮5-15分钟,煮透为止。用刀在根头切一薄片,切面色泽一致,表明已煮好。捞出,送晒场摊晒。干燥,晒3-5天后,室内放置2-3天,促使水分外渗,继续晒3天。


芍药学名 Paeonia lactflora, 义称白芍,毛茛科植物, 以根人药。 有养血, 敛阴, 柔肝,止痛作用。


主要病害有:

1. 灰霉病

灰霉病又称花腐病, 学名 Botrytis paeoniae.[症状] 发病部位为叶片,茎、花,多开花后发生。发病初期叶片、 叶尖或叶缘出现灰褐色至白色小斑点,后扩大成近圆形, 不规则形水渍状大斑, 褐色, 紫褐色至灰褐色, 有时具有不规则轮纹和边缘。 潮湿时叶背长出灰霉层。 叶柄、 茎上病斑长条形, 水渍状, 暗绿色, 后变褐色, 凹陷软腐, 枝叶往往折倒。 花受害变褐腐烂, 花上覆盖灰霉层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以菌核和分生孢子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。翌年萌发分生孢子靠气流和风雨传播,在低温幼嫩植株受冻或寄主组织衰败时遇连阴雨, 多雾重露, 植株郁闭, 田间潮湿易发病, 多在开花后始发,5~6月发病重。 叶斑多在花腐后出现。


[简明防治方法]

(1) 秋季彻底清扫落叶, 剪除地上残茎, 春季发现病叶、枯芽立即摘除。

(2) 嫩芽破土时用1:1:100波尔多液, 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地面喷洒或淋浇植株周围土壤,10天喷1次,连续喷3~4次。

(3) 初期发病用50%农利灵可湿性粉剂,4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洒,并试用65%克得灵可湿性粉剂1000~1500倍液喷叶。

(4) 合理密植, 保证通风透光。雨后及时排除积水。


2. 锈病

锈病学名 Gronartium flacidum.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叶片。发病初期叶面上无明显病斑或有时出现褪绿色斑块,叶背出现黄色至黄褐色粉堆,后期叶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斑, 背面出现暗褐色粉状物, 重时叶片提前干枯。


[ 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以菌丝在松树上越冬。 4~6 月间在松树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,靠气流传播,6~7月发生严重,温暖潮湿, 低洼田块, 多风雨, 大雾重露天气有利于发病。


[简明防治方法]

(1) 芍药、 牡丹附近不栽植松类作物。

(2) 早春对附近松类普喷0.2波美度石硫合剂。

(3)发病初期用97%敌锈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25%粉

锈宁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,或45%克锈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叶背。


3.红斑病

红斑病又称叶霉病,学名 Cladosporium paeoniae.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叶片,亦可危害茎和花冠等。发病初期叶背出现绿色针头状凸起小点, 后扩大成红色、 暗红色不规则斑, 多有轮纹, 周围 暗紫褐色, 背面多生墨绿色霉层, 后病斑融合, 引起叶枯。 茎部病斑长条形, 初 期为紫红色小点, 后期发展成凹陷紫褐色斑,病斑 上生有暗绿色霉层, 多发生在叶柄茎部连接处。萼片、花瓣上病斑紫褐色小点,重时边缘枯焦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。叶、茎病斑3月出现,5~6月梅雨季节前或秋末潮湿时形成子实体,长达2个月之久。 到 8 月 中 旬病斑才能形成墨绿色霉层。适宜发育温度20 ~24C, 种植过密, 田间郁蔽, 通风不良, 田间高湿及多雨天气有利于发病。


[简明防治方法]

越冬期加盖15cm肥土

(1) 清除脱落叶片, 深埋或烧毁。 走生长期适时追施磷钾肥。

(2) 幼芽萌发发病前用 1:1:100 波尔会合剂地面喷洒1次。500倍液,50%多菌

(3) 发病初期用80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20%卡霉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70%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每10天喷1次,连喷2~3次。


4.轮纹斑病

异名 Cercospora轮纹斑病学名 Pseudocercospora variicola,paeoniae.
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叶片。叶上病斑散生, 圆形或半圆形,褐色至黄褐色,直径2~10mm,有密集轮纹,边缘不明显,斑上生淡黑色霉层, 发生期晚于叶霉病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病菌主要在病残落叶上生存过冬。翌年产生分生孢子侵染, 靠雨水, 接触摩擦及昆虫携带传播, 下部叶片先发病,渐向上蔓延。密度过大,通风不良,病害严重,温暖潮湿, 多雨天易发病。


[简明防治办法]

(1) 彻底清除病残体落叶,深埋或烧毁。 

(2)发病前用1:1:100波尔多液喷洒。

(3)发病初期用80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50%叶斑净及50%灭菌丹粉剂500倍液叶面喷洒,半月喷1次,连喷2次。


5. 斑点病

斑点病学名 Phyllosticta commonsii,Pseudocercospora variicolao
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叶片。叶上病斑圆形 中火黄褐色,边缘红褐色,散生小黑点。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同轮纹斑病。

[简明防治方法] 同轮纹斑病 。


6.灰斑病

灰斑病学名 Pestalotia paeonicola。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叶片。 多发生在叶缘,呈不规则圆形大斑, 边缘红褐色,上散生较粗小黑点。 弱寄生菌, 由伤口或组织衰弱部侵人, 还引起枝枯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同轮纹斑病。


[简明防治方法] 同轮纹斑病。


7. 炭疽病

炭疽病学名 Gloesporium sp.
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叶、茎、芽和花瓣等。尤以幼嫩新生组织危害最重。 茎部受害, 接近地表处先出现深青色水渍状椭圆形斑,后扩展为长条形,浅红褐色,中央稍呈浅灰色和带有浅红褐色边缘, 环状渍疡斑, 稍凹陷, 病茎歪扭弯曲, 枯萎死亡。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粉红色胶体物。 叶片受害, 初期叶脉上散生浅灰色稍凹陷小斑, 圆形, 后扩大成灰褐色, 带有红褐色边缘, 中央浅灰色的近圆形斑, 有不规则轮纹。 干旱时穿孔, 幼叶常卷曲皱缩。 叶柄, 芽苞受害, 芽枯。 花梗受害侵染, 引起芽向一侧弯曲,花瓣上产生粉色小斑,花畸形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及病苗上越冬。翌年产生分生孢子,随雨水、接触及昆虫传播。6月初发病一直到收获期。 在多雨, 高温, 高湿, 排水不良, 低洼田块, 植株过密, 通风不良, 施氮过量, 植株幼嫩, 管理粗放田易发病。


[简明防治方法]

(1) 冬季清理田园, 烧毁残枝病叶。

(2) 栽种块根、 芦头时用 1:1:150波尔多液或50%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0分钟,晾干后栽。可用80%代森锌。

(3) 发病初期立即剪除病叶并喷约防治,或50%灭菌丹,80%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,50%退尚特、多菌灵、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喷酒,10天璃1次,喷洒3次。

(4) 及时中耕放湿, 追施磷钾肥及叶 面喷施农人液肥或TA增产粉。


8.疫病

疫病学名 Phytophthora cactorumo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茎,叶、芽等,易与灰霉病相混淆但病部呈水渍状黑斑, 中央黑色, 由内向外颜色渐变淡, 边缘不明显, 上部部分枝倒垂。 近地面幼茎受害, 整个枝条变黑色。 根

茎受害可引起冠腐。 叶片发病多见于下部 叶, 水渍状, 青褐至黑褐色不规则大斑, 叶枯腐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以卵孢子、 厚垣孢子和菌丝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生存。 土壤黏重, 地势低洼, 排水不良, 田内积水, 施氮过量过晚, 通风不良, 闷热多雨年份最易发病。


[简明防治方法]

(1)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, 连周围土壤也要彻底清除, 然后用生石灰消毒, 或用70%敌克松可溶性粉剂、 25%瑞毒霉可湿性粉剂配成1%药土,撒施病穴及周围植株。

(2)发病初期用90%乙磷铝可溶性粉剂800倍液,加人黄腐酸50~75g混,每亩喷液50~60k;25%瑞毒霉可湿性粉剂,40%疫羧敌及58%赛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。10天喷1次,连喷2次以上。


9. 菌核病

菌核病学名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.

腐烂, 仅剩下外皮壳, 植株变灰白色, 枯萎。 病茎生有白色棉絮

[症状] 近地面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深褐色椭圆形病斑,后状白色菌丝,茎内外产生鼠粪状红色南核 村株上部票集 可引起枝条突然萎蔫。


[ 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以菌丝或菌核随病残体落人土壤越冬。偏氮,阴雨, 排水不良, 透风透光条件差, 植株生长衰弱, 根茎受损伤及林地扩种等田发病重。


[简明防治方法]

(1) 清除病残体。

(2) 栽种前用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蘸根茎芦头。

(3) 发病初期用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,50%农

利灵可湿性粉剂400 ~500 倍液, 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300~500倍液对茎及叶片喷洒。 也可试用50%灰核净可湿性粉剂,35%核菌光可湿性粉剂600~800倍液喷淋。


10.白绢病

白绢病学名 Sclerotium rolfsii。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茎基部及根部。茎基部发病初期呈水渍状, 红褐色, 不规则形, 重时茎基部及根部变褐腐烂, 长出白色绢状霉层, 同时长出近球状红褐菌核。 地上部变黄枯萎。 叶片病斑近圆形, 褐色, 微具轮纹, 呈水渍状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以菌核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。 菌丝也可直接在地表土缝蔓延, 菌核随流水转移, 酸性土壤, 排水不良, 土壤黏重, 植株生长不良, 高温高湿利于发病。


[简明防治方法]

(1)合理密植,创造通风透光条件。

(2) 栽前根茎, 芦头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5分钟。

(3)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, 并在病穴内及其周围撒生石灰消毒或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注病穴及周围植株根茎四周。


11. 白纹羽病

白纹羽病学名 Rosellinia necatrix.呈红祸色, 后期[症状] 发病部位为根部。 发病初期病部表面长有白色丝状索及绒毛状菌丝层, 有时还产生黑色圆球形小黑点, 后腐烂, 根表皮如鞘套 于木质部外部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以菌丝体,根状菌索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。多雨,缺肥,偏酸田,植株长势弱易发病。 


[简明防治方法]

(1) 发现病株立即连同周围土壤一并铲除, 并用生石灰消毒。

(2) 及时追肥, 尤其是石灰质化肥能使植株健壮生长, 提高抗病能力。


12.镰刀菌根腐病

镰刀菌根腐病学名 Fusarium solani.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根部。发病初期须根变褐腐烂,后逐步向主根和茎部蔓延, 变黑褐腐烂, 维管束变褐。 地上部中午失水状萎蔫, 晚上恢复, 反复几天后逐渐萎蔫枯死, 潮湿时茎基部长有少许白色菌丝体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以菌丝、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。多在4月下旬发病,5~6月严重。天气连续阴雨,植株生长不良, 地下虫、 线虫危害严重的田块发病重。


[简明防治方法]

(1)实行轮作倒茬。

(2)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, 用401水剂处理病穴。

(3) 增施有机肥及磷、 钾肥。

(4)防治地下虫及线虫。

(5)酸性土壤,翻地时每亩施人石灰粉50~60kg。800~1000倍液浸5分钟,晾干后栽种。

(6)栽前根茎,芦头用50%多菌灵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80%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。

(7)发病初期用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0倍液,50%多绿亨 1 号可湿性粉剂 4 000 档波, 32% 兄国乳湘200 1衩盟50%根腐灵800倍液灌根,7天灌1次,连灌2~3次


13. 软腐病

软腐病学名 Rhizopus stolohifer.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种芽及根。多从种芽切口处及伤根上发病, 初期见黄褐色至褐色水渍状大斑, 迅速变软腐烂, 有强烈酸霉味, 病部密生灰白色长霉层, 顶部有黑色小圆点, 后期病根

失水干缩, 呈黑褐色僵块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以营养菌丝和孢子囊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。 刀具消毒不严及地下虫危害传播, 高温, 高湿, 通风不良田发病重。

(1) 采收时避免伤口。

(2) 种芽和块根, 在切口干燥后贮放, 通风处薄堆勤翻。

(3) 贮场铺一层薄土用1%福尔马林喷洒消毒或用5 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。

(4) 采收工具尤其是刀具使用时用开水或酒精消毒。

(5)收获前防治1次地下害虫。鬣器内黑发衰逸喬收的曜


14. 芽枯病

芽枯病学名 Botrytis cinerea及Alternaria sp..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芽。发病初期叶缘失绿变黄后期变黑褐色干枯, 多见于芽, 豌豆粒大小至开花前。 与灰霉病引起的症状相似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为生理性病害,多因土壤缺钾所致。

[简明防治方法]

(1) 有放射线病斑, 发病初期可用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,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50%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洒。

(2)无放射线病斑为缺钾引起, 每亩追施或底施硫酸钾或氯化钾20~25kg, 也可用春雨1号1粒对水40kg喷洒。


15. 根结线虫病

根结线虫病学名 Meloidogyne incognita.
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根幼嫩部。特别是根尖部分,根上形成小米粒或绿豆粒大小的根结,进 而侧根都会 有许多瘤状结节。 重时根系成一团乱毛, 有腥臭味。 地上部植株黄菱, 矮小生长不良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以卵及雌虫在土壤中及芍药根部越冬地温12以上,土壤湿度40%,重茬,沙质土发病重。


[简明防治方法]

(1) 加强检疫, 严禁从病区引种。

(2) 实行轮作。

(3) 每亩施人100kg茶籽饼作基肥可减轻发病。 

(4) 每亩施3%甲基异柳磷5kg, 撒于地面中耕翻入。 或用1.5%菌线威400g, 掺细土30kg, 撒于地表, 中耕混土。


16.白粉病

白粉病学名 Erysiphe palygoni.

[症状] 发病部位为 叶片。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,短期内叶面出现一层白霉层, 花盘亦可受害, 后 叶渐干枯, 后期病斑上出现许多小黑点。


[发病环境及条件] 以菌丝体和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。翌年当气温稳定在5~7C时开始发育,25~27C最适。干旱高温,闷热阴雨,田间高湿,天气干燥,密度过大,透风不良,窝风田有助于发病。


[简明防治方法]

(1) 彻底清除病残体深埋,地表喷洒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。

(2) 科学施肥, 增施磷,钾肥。

(3)合理密植,保证通风透光。

(4) 发病初期可用50%硫胶悬剂300倍液或1:1:200波尔多

液普喷, 也可用40%粉必清或25%粉锈宁可混性粉剂 1 000 倍液,25%丙环唑乳油2500倍液喷叶,10天喷1次,连喷2~3次。

上一个:这是第一条,没有了
下一个:赤芍

最新资讯

相关产品

网站备案核查
在线咨询
客户反馈

返回顶部